查看原文
其他

老侯:日本电影里的抗日战争

2017-09-06 老侯 老侯说事儿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b05332iaxoq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7分钟看完《红十字——女人的入伍通知单》。


看过电影,听听主题曲,回味一下那錐心泣血的年月。


一部战争电影,引得全民打鸡血,并以高票房而令人瞩目。它描述的战争似乎很神圣,令人很向往。但是,一个讴歌战争,向往战争的民族是正常的吗?

讴歌战争,娱乐化战争,并在结尾以高亢昂扬欢乐的气氛中结束,是自从49年以来,战争题材电影的固定模式。从50年代的平原游击队、南征北战,到今天的抗日神剧,战争一直就这样神圣着,娱乐着。

中国人对战争的讴歌让我想知道,我们的邻居日本是如何看待战争的 ?


一部战争电影,引得全民打鸡血,并以高票房而令人瞩目。全民欢腾,宣示的是这样的战争态度:战争很神圣,战争令人向往。


但是,讴歌战争,向往战争,这正常吗?在一个盛产抗日神剧的国家,这似乎不是问题。但是,我很想知道,我们对面的邻居日本是如何看待那场战争的 ?


2015年初,一位在日本的朋友,在微信圈里发出几张日本TBS纪念终战70周年的电视长剧《红十字——女人的入伍通知单》的剧照,并介绍了这个片子的内容。


剧情令我我好奇,于是,我从网上下载了视频资源。


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天野希代的女孩,妈妈得病被护士救活后,她立志做护士。她如愿进入护士学校,毕业后应征入伍,前往中国东北,作战地护士。她记着爷爷的教诲:“日本人、中国人,都是人”,也记得护士长教导的红十字精神:无论敌我,救死扶伤。


入伍离家前,爷爷告诉天野希代:日本人,中国人,都是人。

天野希代从佐贺来到佳木斯,成为一名战地护士。


天野希代质问护士长:你不是教我们,无论敌我,救死扶伤吗?


但是,她因为救护中国人,险些被上级军官枪毙。残酷的现实告诉她,战争拒绝人性。她后来嫁给开拓团成员,定居东北。战争后期,丈夫从军,失去双腿,惨死在她眼前,儿子失散。

从佳木斯步行抵达哈尔滨后,天野希代和护士们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。

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后,看到镇压地主和反革命,天野希代发出疑问。


日本投降,战争结束,她依然有国不能回,被中国军队招募,继续打内战。


五十年代初,她回到日本,在佐贺的朝鲜战争后方医院,意外见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,而儿子的身份却是中国军队战俘,面临遣返。母子再次分离。

1953年,天野希代回到日本,来到佐贺战地后方医院,意外见到朝鲜战场上负伤被送进医院的儿子。此时,儿子的身份是中国志愿军战俘。


影片表达这样的主题:战争非百姓所愿。战争是罪恶的,它破坏了人们平静的田园生活,拆散家庭,骨肉分离。

这个片子在中日两国都引起热议。日本人惊讶电影第一次涉及日本人参与中国内战,并且认为对军国主义的批判近乎无情,中国人则惊讶原来日本人对那场战争和我们一样,持有批判态度。甚至有人戏称制作者TBS是日奸台。

人们总是强调日本对战争的反思,这不就是日本影人的反思吗?他显现的是百姓的意愿和军国主义意愿的对立,显现了日本人对战争的厌恶和批判,这就是就是他们对战争的反思。


当然,一部戏不能说明问题,那么其他的电影呢?今天战争过去70年,经历战争的人大多已过世,那么那些当年亲历那场战争的人又是如何看待那场战争的呢?


我好奇,于是就检索一下日本关于战争尤其是二战题材的作品。


说实话,讴歌战争,歌颂英雄主义的也有,比如《203高地》,也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,但在更多的日本电影里,日本看待战争的态度让人惊讶。


1955年,中国拍了一部抗战剧经典《平原游击队》,这部电影开创了一个讲述抗战故事的固定模式:开篇低潮,深入群众,人民战争,结尾在高亢的乐曲声中,中国人赢了,观影人笑了,战争如此可爱,如此令人向往,于是五十年代起到八十年代,中国的孩子盛行玩打仗的游戏,今天制作抗日神剧的大概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。


《平原游击队》是中国抗战故事的模本,是中国抗战电影的经典。而同一年,日本人也拍摄了一部电影,名为《24只眼睛》,这也是日本电影史的经典。


大石老师与24只眼睛合影。


与《平原游击队》不同,这部电影没有讲述战争本身,而是把视线对准战争背景下的平民生活。


1928年,女教师大石久子到濑户内海小豆岛小学某分校赴任,学校仅有12名学生。五年后,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推进,因为战争,孩子们遭遇了很多变故,有的上前线,有的家道败落,堕入风尘,有的病死。“24只眼睛”毕业后的第八年,在支那事变、日德意志防共协定签订的历史动荡中,当年的孩子们死的死,残的残。


战后,大石老师再次踏上分校讲台,一一点名,有的不在了,在的也已经面目全非,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。


通过孩子和女人的视角,去看战争对最底层民众的影响,反映普通民众对战争的态度。我印象深刻的是,学生入伍前,对老师说:老师,我要为天皇尽忠。“啪”,大石老师给他一个耳光说:巴嘎,我要你活着回来。我不要你为任何人尽忠。因为你还有老师,还有父母。


这至少明确表达了战后民众对战争的态度:自己的生命和亲情比天皇重要。与那些鼓吹为理想而战死,为主义去献身相比,这个态度要人性化得多。


虽然没有表现战争,但人们一直把《24只眼睛》看作反战电影的经典。

《24只眼睛》因经典而成为和平的象征。


如果说《24只眼睛》太著名了,所以没给我带来什么太多的意外惊喜,那《缅甸的竖琴》就有点让我瞠目了。


《缅甸的竖琴》拍摄于1956年。故事视角很奇特,是我们陌生的一个群体,它讲述的是日本战俘眼中的战争。


1945年8月下旬,一支由毕业于音乐学院的连长率领的,很文艺的日军部队,由缅甸向泰国撤退,被英联邦军队包围,他们被命令放下武器:因为日本已经投降,战争结束了。


他们进入战俘营,但守卫三角山的日军不相信战争结束,拒绝投降。战俘营士兵水岛主动要求前往去说服三角山日军投降。但遭到拒绝,最终被英军猛烈炮火消灭。而水岛却一直没有消息。


一天,日军战俘们正在战俘收容所干活,一个僧侣默默走过,士兵们惊讶,他太像水岛了。

其实,这就是水岛。从三角山死尸堆里爬出的水岛,赶往战俘营的路上,目睹尸横遍野的日军尸体,也看到英军在为自己阵亡士兵竖立纪念碑,牧师做祷告。英军士兵死后也得到了应有的尊严,而日军士兵却大多曝尸荒野,任由猛禽啄食。


水岛决定留下来,削发为僧,掩埋死去的日军士兵尸体,并守护他们。他始终没有和战友语言沟通,用竖琴表达自己的态度。最终请人转交书信,向连长表白自己的心迹。

士兵水岛来到战俘营前,弹奏竖琴和战友告别。


战争中人性的渴望和人的尊严对于中国人来说,是奢侈品,根本无需去考虑。我惊讶的是,五十年代,日本人意识到了。


要知道,那只是战后十年。世界都还没从战争的嗜血中醒来,我们刚刚鸡血地以遭受原子弹打击的危险,对抗世界头号大国,而且,人性论正受到大批特批。


日本影人不仅战争与人性的三观让人惊讶,而且尺度极其大胆。


时间,不只是长度,还有深度,所以,几十年过去,人们看待战争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。


战后65周年纪念,日本人拍摄的《归国》,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更为离奇的故事,展示了日本战后几十年对历史的反思。


电影海报。


《归国》讲述的是这样的故事,2010年8月15日凌晨,寂静的东京站月台突然驶来一列老旧的列车。车上载满二战期间战死在南太平洋的日军亡灵,借着终战周年纪念日之际,他们得以重返故土,在短短的几小时内见证祖国65年来的沧桑巨变。


葬身太平洋的日军亡灵回归日本本土。


他们有的来到靖国神社前,见到当年的伙伴,又因政客的畏缩而愤慨;有的寻找年轻时的画作,竭力探寻昔日爱人的影子;有的重返家中,和业已失明的妻子奏响久违的协奏曲;有的则见到一曾美丽而如今奄奄一息的妹妹,更见证着外甥的堕落与无情。但共同的观感是,今天的日本,富足安康,人们安居乐业。


影片最有意思的是一句台词,带队的亡灵军官说:我们用战争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,今天反而得到了,我们可以放心回去了。——这大概也就是今天主流日本人对战后今天的态度吧。


对比中日电影中的战争观念,感觉中国电影人还处在二战之前的时代,连冷战时代都不是。但凡正常的国家,对待战争的态度都一定是反对的,是厌恶的,因为战争与百姓福祉没有任何关系,它是政治的继续,是野心家的博弈。


反战的,是正常的,讴歌战争的,都是反人类的。


显然,在表现战争上,无论是态度的严肃性还是深刻性乃至艺术性,日本电影人都比中国同行超越太多。中国影人的表现能力,还停留在李向阳时代。中国人总是追着日本人要对方反思,其实,至少从电影上看,在对战争的反思上,日本人更文明,更人性,反思更到位。


2017年9月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